路跑的“春运日”:马拉松虽“热”,参赛者需“冷”-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体育

体坛头条

路跑的“春运日”:马拉松虽“热”,参赛者需“冷”

2018-04-22 08:18:53 中工网-《工人日报》

4月15日,全国各地有40场左右包括马拉松的路跑赛事,超过26万人在同一天开跑 

【热点关注】马拉松虽“热”,参赛者需“冷”

  4月15日,有媒体统计,全国各地有40场左右包括马拉松的路跑赛事,超过26万人在同一天开跑。这一天也被称为路跑的“春运日”。

  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显示,2018年迄今A类认证赛事有52场,B类认证赛事31场。在网站的“赛事日历”上,国际马拉松、山地马拉松、女子马拉松……各类路跑赛事让人应接不暇。

  今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于洪臣在中国马拉松2017年度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各地共举办了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800人以上规模)达1100场,参赛人次近500万。而在2011年,注册赛事仅22场。7年间赛事总量翻了50倍之多。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马拉松赛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马拉松赛为啥这么火热?普通人跑马拉松有什么益处,又该注意避免什么误区?

  马拉松“热”的背后:需求与松绑

  跑者王劲松是从2014年开始“跑马”的。这两年,他“跑马”场次逐年增多,平均一年能跑10场马拉松赛。今年1月以来,他已经在上海、成都、武汉跑完了3场。“在大城市比赛,每次参与都会发现比上一年有改善。”

  王劲松的4年跑龄恰巧与中国进入“马拉松周期”的时长相近。所谓“马拉松周期”,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该国多个城市会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这也是大多数欧美国家的经验。在中国,2014年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

  “经济发展了,人们也有更多的闲钱和闲暇来追求健康。”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副教授、田径教研室副主任、马拉松国际级丈量员闫俊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内马拉松在2014、2015年左右进入井喷式发展期,所谓的马拉松“热”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2015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了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马拉松赛事在这一年猛增到134场,增幅超过160%;2016年则达到328场。

  一场马拉松的举办,由于牵涉一个地方的交通、卫生、安保等公共资源,离不开市政的全方位支持。

  近两年,随着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不少省市加大了对马拉松赛事的支持力度。赛事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发展到了更多的三四五线城市。2017年,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也有了大幅提高。

  享受比赛,有益身心、社交与自我实现

  “跑马”对于跑者来说,首要益处便是身体素质的提升。跑者王劲松说,“36岁的我有着二十七八岁的身体。”

  26岁的齐雪参加过两次半程马拉松和一次全程马拉松。她觉得,跑步让她有了一个定时放空的时间,还提升了自己的抵抗力。“我以前在北京雾霾时鼻炎严重,自从我开始跑步,鼻炎和感冒都不容易犯了。”

  从健康角度,闫俊涛告诉记者,“长跑是耐力型项目,在专业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心脏负荷的配速跑步,对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有一定的帮助。”而对普通人而言,长跑也是一种排解压力的好方式。

  闫俊涛说,“跑马”除了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还满足了跑者的社交需求,乃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这其中,跑团是特别的存在。王劲松加入的跑团有260人,不少是自己工作圈的。平时大家会在一起讨论跑步技术、分享比赛心得,也会一起组织训练和参赛。“参加跑团后,会形成互相学习和促进的良好氛围,自己的跑步成绩一直在提高。”此外,身边的朋友在他的带动下,开始“跑马”的有十几人。

  齐雪参加的跑团会专门在北京胡同里组织夜跑。“与大家一起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特别有意思,跑步也不那么‘孤独’了。”

  “为什么要跑马拉松,因为有挑战自己的情结!”齐雪说。对跑者而言,“跑马”也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王劲松感慨到,“跑步让我更加了解本真的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追求什么,应该怎样去活。”

  要“跑马”,首先了解自己的身体

  当前,上班族、公务员、企业高管等中青年人是马拉松赛事的主力军。但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跑步训练。

  闫俊涛指出,“马拉松和平时跑步不一样,是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储备,盲目跑马拉松一定会带来伤害。”

  他强调,普通人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盲目自信”,对自己的实力缺乏了解,轻视马拉松的难度而贸然上场,“这也是不敬畏、不尊重比赛的表现。”因此,半程马拉松往往比全程马拉松更容易出现事故。

  王劲松说,尽管自己是业余跑者,但他平时会购买相关书籍、与跑友交流来寻求专业指导。每次赛前,他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量化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不见得适合所有人。”闫俊涛认为,“赛前训练要对自己有了解和评估,技巧和方法得当,循序渐进。”

  对于赛事经验不足、想要尝试“跑马”的普通人,闫俊涛建议,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自我评估。建议首先在专业机构进行耐力能力分析,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水平;

  二是选择适当的赛地和时间。了解赛道难度,选择适宜运动的时节(如三四月份),尽量避免超过2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三是注意比赛的规范性。综合考量赛道设计、赛事级别、赛事氛围、赛事服务等因素,尽量少参加未得到国家认证的田径赛事,避免组织不力、服务跟不上的情况出现。

  跑过国内、外多场马拉松赛,王劲松认为,“马拉松是一个大众赛事,而就跑步来说,是最可以影响到一个全民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现在比赛越来越多,希望承办者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能持续、有远见地将赛事办好。”(记者 于灵歌)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许周政连创佳绩 男子接力添生力军

  • 优势栏目

    CBA“静候”新科总冠军

  • 优势栏目

    胜利能否成“新的起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