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昌到北京,我们准备好了吗?-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体育

奥运

从平昌到北京,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8-03-13 06:25:10 中工网--《工人日报》

平昌冬奥会结束,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从参赛经验到办赛经验均需要总结——

从平昌到北京,我们准备好了吗?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许之丰 摄

  2月25日,当北京市长陈吉宁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手中接过五环旗,冬奥会正式进入了北京时间。

  2022年,北京将迎来第24届冬奥会。作为世界上首个既承办过夏奥会又将承办冬奥会的城市,北京在奥运会改革的大背景下将如何践行节俭办赛的理念?又会给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留下怎样的奥运遗产?我们能完成“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任务吗?

  带着以上问题,《工人日报》记者3月12日专访了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为读者一一解答。

  北京夏奥会的承办提供了经验

  工人日报记者:平昌冬奥会,韩国提出了文化奥运,并将其融入办赛之中,这对我们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什么启示?

  钟秉枢:平昌冬奥会在文化奥运方面做得比较好。从开闭幕式的文艺演出、志愿者的服务和服装,以及比赛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都能看出,他们把韩国文化和对奥运的理解融入其中了。

  其实,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提出来人文奥运的理念,也彰显得比较出色。后来,我们又把这种特色融入到了外交中,有了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并且不断丰富完善。由此而言,无论是平昌冬奥会的文化奥运,还是当年我们提出的人文奥运,大赛中的理念是可以移植到日常的对外交流中去,这就是大赛的意义。

  工人日报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承办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您觉得哪些经验有助于我们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

  钟秉枢:2008年奥运会很大的成功就是赛事的组织管理经验。一是跟国际单项运动协会的合作,二是按照国际标准办赛,三是办赛的组织框架。奥组委、各个项目部,各个场馆的团队……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大型赛事中如何协调组织的框架,同时也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

  工人日报记者:我们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夏奥会与冬奥会还是不太一样。

  钟秉枢:不同的是,我们的场馆管理团队是否有合适的项目主管。夏奥会的时候,项目主管都是熟悉场地、懂项目、能够协调资源的人才。冬奥会的时候,很多项目在我们国家开展得还比较滞后,尤其是雪上项目。如果完全按照夏奥会负责人的方式去选项目主管就比较困难。

  北京冬奥会应留下更大的奥运遗产

  工人日报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我们筹办2022年冬奥会留下了大量的奥运遗产。在规划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场馆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延续这一传统?

  钟秉枢:任何大赛后的场馆利用都是一个问题,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2022年冬奥会上,2008北京奥运会留下的一些场馆将举办冬奥会的比赛,这是一个创举。

  但是雪上项目的场馆设施设计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在体育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当这些场馆设施在比赛结束之后还能用于什么?其实与教育培训业密切相关。

  在建设的时候,我们能否考虑到既用于比赛,又作为未来进行冬季运动的教学培训、训练基地?换句话讲,应该把场地建成集竞赛、训练基地、教育教学于一体的场地设施。这在我们国家还相对欠缺。

  工人日报记者:就是缺乏综合利用。

  钟秉枢:我们的训练基地就是训练基地,例如现在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基地里面的运动队是有限的,队伍不可能一年四季在这里训练,基地空置相对比较多。学校的教学设施又是单独的,没有结合起来。

  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应该建成体育综合体,而不再是单一的比赛场地。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体育院校的学生就是场馆的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围绕这些场地培养人才。比赛时,学生就是志愿者;赛后,场馆也是学生上课的场所。在这儿训练的运动员也是学校的学生。这样考虑才真正为赛后利用打下基础。

  工人日报记者:这种综合体的利用模式在国外有没有先例?

  钟秉枢:国外的很多训练基地与科学研究、学生学习结合得比较密切,例如,法国体育学院是法国14个夏季体育项目的训练基地。法国体育学院又为运动员提供文化课的学习和辅导,莫斯科体育大学也是这种模式。

  工人日报记者:除了场馆设施,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奥运遗产吗?

  钟秉枢:如果把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作为一个奥运遗产,那就是一个很重大的遗产。通过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和冰雪运动的教育,将为我们提供丰厚的遗产。

  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国际奥委会很认可“北京奥运中国教育遗产”。当时在筹办期间,我们与国外学校做交流活动,将奥林匹克教育引入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现在推动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跟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也是契合的。

  为国争光的意识必须强化

  工人日报记者:你如何看待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金牌数量下滑?

  钟秉枢:平昌冬奥会是中国代表团历史上参与项目最广、进入决赛的项目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并且在一些项目取得了突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有很大的收获,锻炼了新人,为2022年做了铺垫。

  至于金牌数下降也带给我们反思。在重大的赛事面前,争金与争第2名、第3名是不一样的,争金是差一点都不行。平昌冬奥会,运动员在争金的关键时刻,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抗干扰能力有差距。这与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关。这也说明在竞技体育中,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祖国培养意识必须强化。

  工人日报记者:短道速滑成绩下滑,教练和媒体都说看不懂比赛,我们是否也应该对此有所反思?

  钟秉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规则本身和执行的问题,但是作为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应该站在另外的视角,应该积极去面对,找自己的原因,我为什么会犯规。

  客观地讲,现在的大型比赛,随着高速、高清晰的录像回放系统等科技的运用,裁判有意偏袒或违规判罚的可能性不能说一点没有,但越来越低。裁判判某一个队都能找出依据,队伍要做的就是要学习规则、理解规则。

  我们还应该教育运动员、教练员,包括观众,任何一个比赛,临场裁判的判罚是最终判罚。你可以提意见申诉,即便是最终接纳了,也只是对裁判做出处罚,不可能改变结果。如果运动员了解这些,就会注重自己,而不是外在因素。

  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力争话语权

  工人日报记者:当遭遇争议判罚的时候,我们经常提到争取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

  钟秉枢:这是我们必须去争取的。最近10年,国家体育总局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少的国际单项运动协会有了一些中国人的身影,但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数量不多是指进入各领域的人员不多,质量不高是指进入高层的人员较少,这制约了我们的工作。

  这个问题与我们的管理体制有关系。我们的管理体制以公务员体制为主,公务员有轮岗、退休,这就限制了他们在体育组织中的延续性。

  二是我们进入国际组织后参政议政的能力不足。很多人在国内有繁重的工作,到国际组织去开会,都是临时学一下,所以很难发挥作用。

  三是在后续人员的培训上有差距。体育总局早就提出推送优秀运动员进入国际组织,但对他们的培训还有欠缺。他们在训期时的学习效果可能不会很好,退役后读书往往又在体育院校,对于外交的了解和语言能力都限制了他们发挥作用。(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袁浩)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冰雪平昌

  • 优势栏目

    把快乐还给体育

  • 优势栏目

    为何励志故事的主角总是别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