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奥会冠军张虹不断延伸的人生之梯-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体育

奥运

索契冬奥会冠军张虹不断延伸的人生之梯

2018-11-21 08:49:51 中国体育报

  原标题:索契冬奥会冠军张虹不断延伸的人生之梯

  身高不合适的短道速滑运动员、20岁转项的速滑运动员、冬奥冠军、申冬奥大使、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些外界所认知的标签,彰显着张虹走过的人生之梯波折不断,却最终踏上顶峰。在取得竞技场上的突破性成绩后,这个倔强的东北女孩子又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在迷茫中转项

  张虹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由于身体较弱,7岁时父母便带着她在楼下公园里的一家滑冰场报了名。“小时候,只是单纯地觉得能在学校之外,还有小伙伴一起训练一起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并没有以后要拿冠军的念头。”张虹说。滑冰带给她的是纯粹的快乐,很快她的天赋显现,在全国青少年短道速滑比赛中保持在前八名。12岁她被选入专业队,身边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随后的8年,张虹虽拿到短道速滑全国冠军,但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大赛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

  张虹的运动生涯很快迎来了转折,2007年备战十一冬时,新聘的韩国教练要求她减肥,随之而来的还有急剧增加的训练量。一个月内张虹瘦了20斤,但成绩却不见起色,“练得有心无力,滑什么都跟不上。”随后张虹到医院检查,12项生理指标8项低于正常人,这样的身体,正常生活都有影响,更遑论当一名运动员。

  退役还是转项?支离破碎的身体发出休息的呼喊,但心却不服输。最终,张虹选择跟着速滑队的教练冯庆波练习大道速滑。“当时身体有一定损伤,内分泌失调,我用了3年时间才恢复正常。”张虹回忆道。如今跨界跨项已成为趋势,作为早一批的跨项运动员,张虹乐于分享她的经验和体会给同样有梦想的运动员。“我从心底特别想帮助这些运动员,因为跨界跨项并不那么简单,也不容易,放下之前的所有,然后去接受新的训练规则、新的器材、新的教练、新的团队和新的比赛方式。”

  冬奥会上一鸣惊人

  转项练习速滑6年后,已经25岁的张虹站上了索契冬奥会1000米的赛场。赛前她并不被看好,最后一组出场的韩国名将李相花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奥运会前,没人关注我。”张虹说。但竞技体育用实力说话,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张虹滑出1分14.02秒的成绩。“自己滑完等待后10组比赛的时候,心脏简直快蹦出来了,手一会出汗一会冷的。”最后一组出发的选手没能超过张虹的速度,中国速度滑冰的第一块金牌诞生了。张虹身披国旗的倩影被无数摄影师留下,多年的辛苦一朝回报,张虹想的却是“教练昨天过生日,我要把金牌当做他的生日礼物”。

  冬奥冠军带来的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张虹非常清楚这一点,“无论什么体育项目都需要有优秀运动员作为榜样带领。优秀运动员通过比赛可以让年轻的运动员有一个目标,优秀运动员的经历也是一种导航,让他们向着这个目标去前进。”

  新身份新责任

  带着索契冬奥会冠军光环的张虹迎来了新的责任,2015年2月,姚明、申雪、赵宏博、张虹、李妮娜和侯斌6位著名运动员成为北京申冬奥形象大使。作为当时唯一的现役运动员,训练、比赛不能落下,申奥工作必须兼顾,“那时候坐飞机像坐出租车一样频繁。”张虹说。

  2015年6月,张虹随中国代表团抵达瑞士洛桑,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奥林匹克之城”。陈述交流活动非常成功,即便是在紧张的活动期间,张虹也不敢懈怠日常的体能训练,“因为我们的训练周期性非常强,休息一段时间再回去特别容易受伤,在洛桑的一个多星期,我每天早晨或者晚上都要去健身房跑步和练力量,希望回国之后跟够跟上队里的训练。”张虹在当时的采访中这样说道。

  “申奥大使这不是一个称号,而是一份工作,作为大使中唯一的现役运动员,我那时刚结束了一个赛季比赛。申奥不像是速滑比赛,比赛是一个人站在赛场,而申奥是一群人用许多努力。”三年后,张虹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申奥时光,感叹道,“那时候虽然很忙,有时候一周要飞5至6次,但是我的成绩并没有落下,反而在500米项目中达到了自己的巅峰。不过在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那一刻,我所有的疲惫都被兴奋所掩埋。”申奥成功了,申奥大使的职责已经完成,张虹要去履行自己的另一个身份职责了。

  新周期新开始

  “很多人说你已经拿到金牌了,为什么还要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二十几年的运动生涯,没有任何理由要放弃。”平昌冬奥会前,面对外界的质疑,张虹这样回答。

  1分15.67秒,名列第11位,这是张虹1000米的答卷;38.39秒,第15位,这是张虹500米的成绩。备战平昌冬奥会的前一年,张虹饱受伤病折磨,膝关节的积液使她每一个动作都困难重重,但她所诠释的中国健儿的奥运精神却不因此失色。“我觉得我必须要站在赛场上,无论我最后能拿到第几名,成为一名奥运选手,就要战胜自己。无论以后有没有机会再站到赛场上,我都觉得我的运动生涯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古人说三十而立,张虹在30岁开始了新的工作与生活。2月22日落选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杨扬的任职到期和巴赫的提名使得她有了新的机会,在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表决通过后,张虹得以入选。随之而来的是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新的周期中身份再起转变的张虹也有了新的开始。

  “除了国际工作和国际活动之外,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英语,然后用一些时间回学校读博士。我现在在读东北师大的博士,在学校期间也会有一部分时间用来学英语,然后与我的老师和同学去探讨所有体育相关的研究话题。”时间已不再是张虹的对手,她认为虽然时间是紧迫的,但是心态更重要。一步一步,回望过去,张虹的人生之梯已延伸到以前从未想到的高度,未来又将延伸到何处呢?(转自11月2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恒大每年投入5000万打造最强青训赛事

  • 优势栏目

    小篮球能否成就大梦想

  • 优势栏目

    太阳神惜败 今天争季军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