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友需求不断“加码” 40余场赛事同天开跑-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体育

健身

马拉松跑友需求不断“加码” 40余场赛事同天开跑

2018-04-16 07:20:23 中国青年报

  “在今天男子组的争夺中,李春晖以1小时06分02秒的成绩夺冠,成绩亮眼。”在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邵晓军看来,很多资深跑者真正在意的不是赛事的补给、装备、奖品,而是能否在科学参赛的同时又能在赛道上突破自己、创造好成绩。

  从1956年举办的“北京市胜利杯环城赛跑”到如今升级为半马,邵晓军表示,这项由北京市体育局和中国田径协会主办、北京市竞赛管理中心承办的赛事,不设奖金、不邀请高水平外籍选手,为的是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专业科学的赛道,而其高质量的赛事运营和服务赢也获得了“2017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的称号。

  品牌效应,正是资深跑者贾振喜挑选马拉松赛事的关键。跑龄超过20年的他,在2009年首次参加了北京马拉松,一路见证了马拉松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全民狂欢,也见证了路跑赛事逐步规范,“原来有的比赛,领存衣包得两个半小时,几乎有发生踩踏的危险,现在感受比较顺畅,而赛后的拉伸、冰敷等服务,也是近几年大家互相借鉴的结果,已经很常见了。”

  全马跑者贾振喜首选武汉马拉松,可惜他再次没能中签。尽管,国内马拉松的办赛水平已总体提升,但贾振喜也表示,知名赛事仍对跑者有更大吸引力,“可惜中签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在有3年马拉松跑龄的叶新乐看来,随着赛事更加规范且形成差异化,跑友意识逐渐转变,参赛者在知名赛事上“扎堆儿”的现象也许会有改善,“就像原来很多比赛把央视直播和名字里的‘国际’看作标配一样,但这对跑者的选择并无指导意义,跑者选择参加哪一场比赛,主要是根据赛事的口碑和其他跑者的经验分析,一票难求的现象明显,只能说明赛事数量是很多,但优质赛事仍很少。”

  随着跑友意识不断成熟、年龄不断年轻化,“优质赛事”又将面临新的定义。今天是叶新乐第二次参加武汉马拉松,他注意到,和3年前首次参赛时相比,后半程走的人少了、完赛后神色坦然的人多了,“原来大家训练比较业余,现在不少人都有系统备战。”相应的,赛道上抢补给、到黄鹤楼忽然停下拍照等现象也逐渐消失,“现在大家去拿水都会打个手势或者提前移到旁边,很少有人急停急进,影响后面的人。”这种跑步礼仪进步,势必对赛事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叶新乐发现,这次的参赛手册上写入了志愿者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当地大学生”,而赛道上,不仅出现了很多年轻跑者,还出现了大学生记者的身影,“证明马拉松已经开始走进了校园,如果未来年轻人成为参赛的重要群体,那什么样的比赛才能吸引他们,又将成为新的挑战。”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4月16日 05 版)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许周政连创佳绩 男子接力添生力军

  • 优势栏目

    CBA“静候”新科总冠军

  • 优势栏目

    胜利能否成“新的起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