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72岁的王维庆站在北京马拉松博览会的历史展台前,这名看着瘦弱的老者并不起眼,他微微笑着,看着过往刚领完参赛包的年轻跑者。
17日清晨,老人将和他们一起,从天安门广场出发,踏上属于自己的那42.195公里之路。
这将是他连续第32届参加北京马拉松,之前的31年,他从未间断过。他说,自己要继续跑下去,希望能够跑到80岁。
“跑步啊,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72岁的王维庆站在北京马拉松博览会的历史展台前。 澎湃新闻记者 蒋逸轩 图
他连续参加了31届北京马拉松
“第一次北京马拉松那是在1981年秋天啊,在天安门”;“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年马拉松,我记忆可深了”……
在北京马拉松博览会摆放历史老照片的地方,王维庆一张张照片扫过,时不时喃喃自语着。
由于各种原因,王老并没有参加前几届的北京马拉松——一直到1986年(第六届),他才开启了和这项赛事长达31年的缘分。
“那时候北马报名挺难的,业余选手不是随随便便能参加的,能够代表一个城市参加北马,那是一件挺荣幸的事情。”
作为业余爱好者的王老第一次跑马便跑进了2小时49分,之后在天津的两次比赛,他均进入前十,这样出色的成绩,也让他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北马机会。
1986年秋天,有了四年跑马经历的王老,第一次站在北京马拉松的赛道上。他也没有想到,首次参加北京马拉松,就创造了自己三十多年跑马生涯的最好成绩。
“2小时34分51秒还是57秒,哎呀,这个我也记不住了,反正是进2小时35分内了。”
没曾想,他这一跑,就连续跑了31届。
“您在天安门广场上跑是什么样的感觉?”
“那……”王老嘴角上扬,身体靠后,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他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说起话来,串着天津固有的烟火气。
“那可高兴了,跑起来也有力量。”
王老介绍北京马拉松历史。 澎湃新闻记者 蒋逸轩 图
他把大部分奖牌都送人了
北马博览会展馆内的一块区域,两排北马历届奖牌整齐摆放着——从1982年到2016年,唯独缺了首届北京马拉松的奖牌。
有路过的年轻跑者疑惑着,“怎么没有第一届(1981年)的奖牌?”
“那时候是没有奖牌的,每一个人完赛的人都有一个小的纪念章。”
站在北马历史展台旁的王老,时不时比划着,充当着这里的“向导”。他给在这里驻足的后辈们说着北马的历史故事。
他说,虽然参加了31届北京马拉松,可是他家里却已经没有几块奖牌了。
“那时候1980年代吗,有个奖牌也挺稀罕的,就有人借着看。借几个看了之后,他还的时候就少还几个,几次下来,我就把好些奖牌送人了,有的给门口邻居了,有的给亲戚朋友了。”
看着二三十年前的奖牌,说着那时候的事情,王老的表情满是回忆。
“那您后悔吗,本来您也可以有这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
“不后悔,我不后悔。”
王老微微笑着,他的身旁,不时有更年轻的跑者走过,看着展台前的奖牌,发出“哇”的叹息声。
第34届北京马拉松今日开跑 “尿红墙”将... | 2014-10-19 |
历史性突破!北京马拉松成为国内首个全马赛事 | 2015-07-02 |
北马首推镶金奖牌 报名10日启动参赛名额... | 2015-07-09 |
陈盆滨建议业余跑者量力而行 | 2015-07-16 |
北京马拉松名额高价转让 组委会:受让双方... | 2015-09-18 |
北京马拉松进入“全马时代” 肯尼亚选手夺... | 2015-09-21 |
北京马拉松跑进“全马时代” | 2015-09-21 |
用时光淬炼更好的北马 | 2016-09-19 |
北马开跑在即 一图助你做好最全赛前准备 | 2017-09-16 |
37岁北马致敬传统不忘初心(图) | 2017-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