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5年03月03日 星期一

2025年工会理论研究的思路与重点

陶志勇
《工人日报》(2025年03月03日 07版)

●观点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意义重大。工会理论研究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加大研究成果转化力度。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工运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意义重大。基本思路主要围绕“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成果怎么用”等问题来展开。

关于“谁来研究”

树立工会理论研究“一盘棋”思想。

一是整合全总本级研究力量。坚持全总党组、书记处同志带头抓研究,确定年度研究方向,对于重点问题,迅速研究、形成成果、专报快报。充分发挥全总研究室、中国工运研究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支撑作用,聚焦重大问题,拓展调研方式、建立呈报平台、研究量化指标。重点课题开展联合集中研讨,必要时联合全国工会工作创新研究协同平台集体开展研究。有效发挥各全国产业工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的中坚作用,系统谋划课题、注重项目质效、报告月度进展。

二是统筹全国工会研究资源。发挥省级工会基础作用,着眼于地方工会重点课题与全总重点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并突出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计划、上报季度情况、选树优秀成果。突出工会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过程的统筹和管理,注重调研课题质量和进度把控,对定向委托课题加强全链条监督,推动形成调查研究过程管理机制。

三是搭建外部智力支持体系。引入外部专业力量,发挥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和社会研究机构等外脑作用,建立合作机制,搭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明确研究任务,定期举办研讨会,促进交流共享,使外脑充分融入工会工作流程,深度参与工会相关问题研究,提升工会决策科学性、工作效能和服务职工水平。

关于“研究什么”

要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按照全总十八届三次执委会关于强化政治引领、创新实施“559”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的意见》和《关于工会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工作意见》精神,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工会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研”促干,助力推动工作创新和问题解决。

一是注重突出全局性。开展党中央决策部署、工运理论历史研究,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理化研究和实践研究,中国工会理论创新一百年研究,中国工会百年历程的经验启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研究等。

二是注重突出基础性。开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理论研究、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研究、工会联系服务职工桥梁纽带作用研究、人工智能与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融合研究、职工维权服务研究、工会工作法治化研究、工会对外交流交往合作研究、工会建设和改革研究、工会数智化建设研究等。

三是注重突出专题性。开展产业政策、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如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研究、产业工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研究、平台算法对劳动者权益影响及规范研究、人机劳动分工的理论新范式研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自组织维权行为风险研究等。

四是注重突出实践性。开展工会重点难点工作、典型案例研究,如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研究、产业工人的定义和统计范围研究、构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就业友好型社会格局研究、稳妥有序实施延迟退休改革进路研究、“互联网+”民主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产业工会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工会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研究等。

五是注重突出世界性。开展国际工运动态、工会涉外问题研究,如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中涉劳工条款研究、CPTPP中的劳动保护问题研究、涉劳工条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在自贸区(港)先行先试典型案例研究、创建参与全球劳工治理机制研究、区域和国别工会研究、海外中资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等。

关于“怎么研究”

要规范调研过程管理,完善研究运行机制,推动工会研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一是研究力量要集中聚焦。围绕重大问题,定期发布课题研究主题清单,设置工会院校专项研究课题。对全总党组交办的重大研究主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突出学术学理阐释,中国工运研究所突出基础理论研究,全总研究室突出实用性操作性研究。对于重大课题、重点问题,全总各业务部门和产业工会整合研究力量,拓展调研方式,开展跨年度、跨部门产业的联合调研。

二是拓展调研方式。设立调研取样点,调研要有鲜活的资料;强化为基层减负意识,外出调研做到一次多能;重视培养长期研究力量,培养精英研究团队。注重发挥工会外事工作交流平台作用,探索合作路径,建立工会数据库,研究国际工运动态和热点问题,推介我国工会理念和研究成果。

三是制定调研流程和标准。从调研方案、研究方法、报告起草到成果转化等方面,对调研过程进行规范化全流程管理。规范调研报告起草标准,提高调研报告质量,助推产出精品成果。

四是加强调研计划调度。2025年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研讨活动,整合工会系统研究力量,持续推出优秀研究成果。

五是强化数智技术赋能调查研究。探索运用数智化手段为研究赋能,借助技术工具收集提取数据,借助云平台深入分析研判问题,形成全局性、趋势性、前瞻性研究报告。

六是打造研究品牌和团队。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工会理论研究品牌,系统研究阐释重要论述。打响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品牌,通过五年一次的大调查,准确把握全国职工队伍发展变化趋势及特点。

关于“研究成果怎么用”

坚持深度开发、多层转化、多形式运用,加大研究成果的转化力度。

一是着力服务党中央决策,重要研究成果呈报中央有关部门。二是着力服务政策法律制定。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政策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研究成果,及时报送有关国家部委或联席会议,推动形成工作性意见、转化为政策制度、上升为法律法规。三是着力服务工会工作大局。对指导性较强、示范性较好的研究成果,及时呈报全总党组、书记处,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进行转化应用。四是着力服务社会治理。加大研究专著的出版力度,加大成果宣传力度,对优秀调研成果,推荐多平台进行交流宣传。

(作者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