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网络直播不能“想唱就唱”

戴先任
《工人日报》(2025年04月24日 05版)

未经许可在网络直播中演唱、播放、朗诵他人作品;在直播间开展“陪你看(影视剧、体育赛事等)”“为你读(小说、散文等)”活动……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2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通报建院以来涉网络直播著作权案件的审理情况。通报显示,大量主播缺乏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常识,直播时随手播放影视剧、演唱歌曲等现象十分普遍,并提示相关行为涉嫌侵权,要高度注意。

近年来,网络视听类应用的用户规模逐年增长,在短视频制作或主播直播过程中随手配段背景音乐、唱几句流行歌曲、播一会儿影视剧或电影,甚至是朗诵和介绍书籍作品,都有一定的侵权风险。有调查显示,某短视频平台涉嫌音乐侵权视频便逾8000万个。

原创音乐等原创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网络主播不能“拿来即用”。此番通报不仅为广大主播提了个醒,也为网络平台敲响了警钟。通报的一起案件中,被告在直播带货时使用原告录音制品作为背景音乐,却并未向原告支付使用费用,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800元及合理开支40元。而在另一起案件中,直播平台未经合法授权提供录音制品供主播使用,最终被法院判决构成侵权,作出赔偿。

网络直播侵犯著作权较为普遍,主播、平台为何想唱就唱、想读就读、想用就用?一方面,一些音乐确实是通过平台而火起来的,这让一些平台自认为是音乐人的“伯乐”,觉得音乐人没有不感谢平台反倒向平台索要版权费的理由;另一方面,被侵权的原创作者相对弱势,维权成本往往较大,而且存在维权不成反被平台“封杀”等担忧,因而面对侵权行为时只能忍气吞声。这些都进一步助长了网络直播侵权乱象。

当然,随着近年来相关案例越来越多,原创作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音集协等相关机构也在主动为原创作者维权,一些短视频平台版权意识也有所增强,涉网络直播著作权侵权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网络直播仍然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重灾区”。

对此,相关方面要继续加强对音乐等原创作品的保护,加大对原创作者维权的帮扶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引导其不断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守土有责,对著作权侵权乱象不“带头”、零容忍。平台也应充分认识到依法运营才是平台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监督之网则须进一步织密织严,对侵权行为要依法打击、严肃惩治。

遏制网络直播著作权侵权乱象,是在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和创作积极性,是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期待相关各方拧紧责任链条,形成包括行业协会、司法部门、网络平台、主播及广大网友等在内的坚固“堤坝”,合力阻挡知产侵权“洪水”向直播间蔓延。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