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丨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历程】北京工人运动的百年历史经验

北京市总工会
《工人日报》(2025年04月25日 07版)

北京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基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工人运动与全国各地的工人运动相互激荡,高潮迭起,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觉醒与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与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变革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创新与奋进,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谱写了恢宏壮丽的篇章。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点,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深刻总结北京工人运动的百年历史经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注入新的奋进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北京近代工业的开端是1883年清政府在京西三家店创建的神机营北京机器局。此后,各类民族资本企业不断兴起,产业工人队伍日益壮大。各种与工人有关的政治团体纷纷成立,在北京的政治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无论是晚清时期的工人行帮组织,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成立的中华民国工党、社会党,还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北平建立的黄色工会等,受阶级和历史的局限,都不可能领导工人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

1920年,北京早期共产党组织提出了“到工人中去”的口号。李大钊、邓中夏等人来到长辛店、南口等地,创办劳动补习学校,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5月,长辛店铁路工人会成立,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最早建立的工会之一。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在京成立,以长辛店为据点,积极领导北方地区的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发动全线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长辛店成为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在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人群众团体北京总工会于1926年1月1日成立,成为领导民众运动的“一个主要的动力”。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工人阶级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以实际行动支援全民族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市委领导工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争取生存权利、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北京职工群众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人民新首都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百年工运实践证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工人运动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工运事业发展壮大的最重要保障。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忠诚于党,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坚持服务大局,找准工会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

工运事业始终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中心任务始终是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北京工人参加五卅运动、赤色工会运动,组织抗日救国团体打击日本侵略者,旗帜鲜明地站在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前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从沈阳迁至北平。1949年7月至8月,全国工会工作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议程中“北平私营国药业签订劳资集体合同”的典型报告,为全国总工会解决劳资争议提供经验范本,对中国工会集体协商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在全国总工会指导下,北京市总工会于1950年2月正式成立,团结带领北京工人群众以高昂的主人翁热情,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改造,投身增产节约运动、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掀起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高潮。这一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十大建筑”先后落成,涌现出张秉贵、时传祥、倪志福等一大批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市总工会组织职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在抗击非典、奥运建设等重大考验、重大政治任务面前,始终冲锋在前,首都建设和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进入新时代,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关系首都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规划、关键事项把关定向,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北京广大职工群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投身新时代首都发展,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推动北京实现深刻转型,发生历史性变化。

百年工运实践证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彰显工会作为,体现工会价值。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坚持职工为本,保持工会工作旺盛生命力

党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高度重视维护工人群众利益,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始终是工人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党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紧密结合工人实际,选择了一条引导工人从“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的道路,把解决职工眼前利益与谋求工人阶级彻底解放和全民族解放长远目标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总工会在团结凝聚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关心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积极维护职工权益。改革开放时期,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北京市总工会落实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打造工会服务职工的“三级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全覆盖、普惠制,社会化、项目制,信息化、实名制”的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方法,让职工群众共享首都改革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以来,北京市总工会积极适应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关注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着力建设“向前一步”的维护职工权益体系、“就在身边”的服务职工需求体系、“稳妥高效”的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体系,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年工运实践证明,群众性是工会组织力量的源泉,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一切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支持与信赖。要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问需于职工,问计于职工,问效于职工,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坚定履行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的基本职责,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职工。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