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山东烟台蓬莱区以党建引领海工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红链赋能”助力发展“加速度”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张与澄
《工人日报》(2025年04月30日 07版)

日前,在山东省烟台港集团蓬莱港有限公司,一件自重295吨的锅炉模块稳稳落入外贸船舶舱内,成功打破烟台港模块自主作业最终吊装纪录,同时该船共装载43件锅炉模块,创单船吊装模块数量最多纪录,“一船双纪录”正是该公司党委以党建强引领园区发展的成果体现。

近年来,山东烟台市蓬莱区以打造“红链赋能·向海而兴”党建品牌为总牵引,坚持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协同发展融在“链”上,以产业链党委凝聚产业链合作、创新、发展“最大公约数”,推动产业链跑出“加速度”。

组织“链”动,筑强产业堡垒

“以前链上企业各自为战,时常发生相互压价的情况,明明是‘左邻右舍’,却‘五指难成拳’,自从成立了海工装备产业链党委,统筹链上企业抱团发展,形成了互帮互带、互促共赢的新局面。”蓬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隋修妍深有感触地说。

据悉,蓬莱经济开发区通过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制定4大类20项职责清单,压实履职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累计解决资金短缺、技术攻坚等难题240余个。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将责任落实、项目推进等8项内容列入党委考评内容,考评结果与政策扶持、资源调配等挂钩。

2024年以来,蓬莱区创新成立海工装备产业链党委,吸纳职能部门、科研平台等13家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21个链上企业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此外,通过高标准建设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统筹整合链上企业、社区等各类阵地34处,打造活动阵地“5分钟服务圈”,推出“少食多餐式”课程体系,方便链上企业党员、职工交流学习。

服务“链”通,“一站式”优化营商环境

据记者了解,现代冰轮公司从项目规划到土地征迁、项目审批,再到资源对接、配套完善,海工装备产业链党委通过“一站式”服务,给予全方位支持。项目于2024年1月签约,5月开工,2025年3月举办竣工仪式,刷新了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新速度”。

为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链上企业高质量发展,蓬莱区抽调37名有党建、经济等专业背景的党员干部组建4支“红链服务队”,为132家链上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店小二”服务,协调产学研对接16次,提供帮办代办234次。设立“企业家之声”网上平台,确定每月8日为“企业家接待日”,建立企业反映诉求“绿色通道”,实行企业填单、任务派单、部门跟单、交办督单的全闭环管理机制,帮助协调解决链上资金、土地等问题。实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服务模式,与烟台嘉合公司等8家企业达成合作,为链上企业提供人力、法务等4大类21项市场化服务,与12家银行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召开“政银企”对接洽谈会34场,帮助45家企业融资1.3亿元。

协同“链”兴,党建聚能驱动发展

“我们公司北侧1公里是产业链中游的装备制造企业——大金重工塔筒、东方电气叶片,东侧是上游的风场开发企业——大型风电开发企业华能、国电投、中广核海上风电及储能项目,产品可以通过大金两个10万吨级对外开放码头和西侧5公里的蓬莱港大件码头进行运输,现在完备的产业链条、便捷的运输条件,都得益于海工装备产业链党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上海电气蓬莱项目部负责人徐少华表示。

“通过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发挥产业链党委引领协调作用,可以更好地实现以商引商,突出产业链招商。”蓬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以来,海工装备产业链党委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组建海工装备产业链智库,常态化开展“智慧讲堂”、座谈交流等党建联建活动,先后促成上海锅炉厂高端装备制造等22个海工装备项目成功落地。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