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以高质量立法保障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有关工作答记者问。本报记者 吴凡 摄
本报北京3月4日电(记者时斓娜)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介绍,本次大会3月5日上午开幕,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大会议程共有7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据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发展完善。一年来,共审议法律案39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立法成果中,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主要方面之一。例如,2024年,我国制定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修订矿产资源法,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增值税法,推动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修改会计法、统计法,进一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娄勤俭介绍,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上个月又进行了再次审议。一审后,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还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听取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娄勤俭表示,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将根据常委会继续审议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娄勤俭说。
2024年,我国还通过立法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娄勤俭举例道,我国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制定学前教育法、学位法,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关税法,促进对外贸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高质量立法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娄勤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