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体育

体坛头条

写在第18届亚洲运动会开幕之际:感受亚洲体育运动魅力

2018-08-19 09:01:58 中国军网

  吉祥物入场。新华社发

  又到亚运时间

  ■孙晓青

  经历4年的期待,终于又来到“亚运时间”。

  第18届亚运会幕启雅加达,引发了我对曾亲历的北京亚运会的怀想。28年前,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不仅全程采访了那届盛会从筹备到落幕的全过程,而且见证了全民的体育激情与爱国情怀的大释放。也许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缘故,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时时刺激着我们的民族自尊,以致国人总把体育与国运联系起来,最流行的说法便是“国运衰,体育衰;国运兴,体育兴。”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中国体育代表团于1974年第一次出征亚运会即一鸣惊人,夺得33枚金牌;4年后的曼谷亚运会,中国军团再进一步,由奖牌榜的第3位升至第2位。

  那一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之年。得风气之先的中国体育由此步入昂扬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爬坡,绽放,挫折,超越。人们视体育为国家自强的窗口,而体育借改革为民族复兴注入活力。当中国女排在“五连冠”的征途上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时,举国为之振奋;当中国军团坐稳亚洲体坛头把交椅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又成为万众一心的追求。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北京申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成功。1990年,随着一曲《亚洲雄风》唱响神州,亚运会第一次走进中国。

  当时,国家还不富裕。面对资金缺口,北京亚运会组委会专门设立了一个集资部,多渠道募集资金,最终筹款(实物)超过原定6亿元的目标,达到7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全国各族群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捐款就有3.4亿元之多。这些钱,今天看来也许不算多,可在当年却是天文数字。我还记得集资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一个细节:某市155所中小学的10万名学生,将家长给的零用钱捐给亚运会。总共2.2万元中,有7000多元竟是1分、2分、5分的“钢镚儿”。

  背负国人厚望的中国健儿奋勇拼搏,在北京亚运会上一举夺得183枚金牌,向国人呈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此后,中国体育顺势而上,从称雄亚洲到扬威奥运,从单项优势到四面开花,直至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大放异彩,一步一个脚印向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

  1974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了亚运会,4年之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催生了体育腾飞,体育腾飞则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激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至今,中国健儿已累计收获1341枚亚运金牌。近年来,公众对金牌数量的关注似乎有所淡化。其实,金牌作为战绩的彰显和荣誉的象征价值未变,变化的只是一种观念,表明人们正摆脱“金牌至上”的桎梏,对中国体育的关注有了更高的品位和更宽的视野。

  毫无疑问,如今亚运会的水平比过去更高,比赛必将更加精彩,更加好看。而当我们不带功利色彩,不背胜负包袱,以平常心观看比赛、欣赏比赛时,也许更能理性地面对输赢,客观地分析得失,更能感悟出运动员拼搏向上不言败的体育精神;而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照样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落泪,自豪的爱国激情依然会成为我们的精神主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雅加达亚运会有许多看点,而我最关心的是各国新人的表现。中国的95后、00后运动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精神状态如何,能不能担负起中国体育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能不能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添加新的内涵呢?

  “亚运时间”开启,我们除了观赏、加油,还有思考、期待。

1 2 3 4 共4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关于亚运会,你知道多少?

    8月18日,第十八届亚运会将在雅加达开幕。关于亚运会,你知道多少?

  • 致敬!每个拼搏的中国人

    北京奥运这十年,中国已从一个初识奥运举办门道的学习者,成长为推动和引领奥林匹克改革的践行者。

  • 备战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

    雅加达亚运会的战幕即将正式拉开,中国代表团的健儿们也正在为亚运会进行着最后的训练,他们会为荣誉而展开拼搏,也更会为中国争取优异成绩。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北京奥运十周年 全民健身动起来

  • 优势栏目

    中超:北京国安平山东鲁能

  • 优势栏目

    “我是冬奥设计师”——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