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创新高峰
“峰顶冰雪深度测量是我们国家珠峰高程测量的关键环节,可不能在设备这关掉链子。”
2019年5月,国测一大队项目部主任柏华岗接到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调研峰顶冰雪探测雷达设备的任务后,连续在两家国外企业那里吃了闭门羹。对此他非常着急。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珠峰峰顶挺进。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国测一大队副队长张庆涛解释,珠峰峰顶有长年不化的冰雪层。冰雪层深度或会随气候变化而变化,可作为区域气候变化的风向标之一;岩面高程更为稳定,能反映珠峰地区的板块运动情况。
“这两方面的关键数据,只有登顶测量才能获得。我们能够登顶测量,也必须向全球科研界提供精确的各项数据。”张庆涛说。
去年6月,柏华岗来到青岛,与一家国内厂家接洽。为了让设备能同时获取位置信息和雪深数据功能,且轻便、易携、耐磨、抗寒,研发团队先后进行了低温储存实验、抗跌落实验等多项实验。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光外壳就换了两次,里面的程序换了4次。”今年4月中旬,柏华岗在珠峰大本营拿到了厂家送来的最终版设备,并在营地周边的冰雪面上成功进行了设备测试。
“跑了快一年,值了!”柏华岗说:“用我们国家自己的设备,心里自豪、踏实!”
在这次珠峰高程测量中,国产装备“大显身手”,大量设备在可靠性和精度上都比2005年有了质的提高。
“2005年时,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赖GPS系统。今年,我们将同时参考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这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会以北斗的数据为主。”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GNSS卫星测量是珠峰测高中的重要一环。在珠峰峰顶,GNSS接收机能通过卫星获取平面位置、峰顶雪面大地高等信息。
“这也是对北斗系统的一次测试,相关数据可提高卫星的定轨精度。”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陈刚说,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全球组网成功,珠峰峰顶的巅峰测试成功,对于全球北斗用户来说,这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珠峰峰顶进发。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除了冰雪探测雷达、北斗系统外,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应用于此次测量。
此外,此次珠峰测量首次将重力测量推至珠峰峰顶,刷新了由中国保持的重力测量海拔纪录;首次在珠峰地区开展大规模航空重力测量,填补该地区重力网建设空白;首次在媒体信号传输中应用5G技术,5G信号登上世界之巅……
“此次测量在技术手段上更加丰富和全面,将获得历史最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这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和社会效益。”党亚民说。
“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测量珠峰,以及对珠峰高程的多次测量,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李国鹏说。
“祖国至上、团结无私、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在世界之巅再次闪耀。(记者沈虹冰、多吉占堆、边巴次仁、王沁鸥、魏玉坤、田金文)